DLT 5040-95 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设计规定

ID

824B03E0CFB6478D8EEB618531F2E041

文件大小(MB)

0.12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doc

日期:

2008-11-2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,设 计 规 定,The design rules of radio stations,against effects from high voltage power,transmission lines,DL/T 5040-95,主编部门:西南电力设计院,批准部门: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,施行日期:1995年11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,关于发布《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,设计规定》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,电技〔1995〕352号,各电管局,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电力局,有关单位:,《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设计规定》电力行业标准,经审查通过,批准 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,其编号为:DL/T5040-95,该标准自1995年11月1日起实施,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,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 组办公室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,1995年11月,1 总 则,1.0.1 本规定采用了无线电台(站)相关国家标准的防护间距,对不能满足防护间距 者,给出了防护间距的计算方法,1.0.2 本规定适用于110~500kV高压交流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(站)的干扰与防 护,1.0.3 本规定所指的送电线路及无线电台(站)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,2 术 语,2.0.1 防护间距,为保障无线电台(站)正常工作而规定的无线电台(站)的天线边缘至高压送电线 间的最小距离,3 防 护 间 距,3.0.1 高压送电线路与各类无线电台(站)的防护间距见表3.0.1,3.0.2 当不能满足表3.0.1所规定的防护间距时,可用第5章推荐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计算防护间距,通过电力部门和通信部门双方协商合理解决,表 3.0.1 防 护 间 距(m),续表,4 防 护 措 施,4.1 在送电线路方面,4.1.1 按照无线电干扰水平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及布置方式,控制导线表面场强、降 低无线电干扰水平,4.1.2 加强接近段的线路绝缘水平,防止跳线绝缘子串产生火花干扰,防止间隔棒 与导线绞结部位的松动,4.1.3 施工架线时,宜采用张力放线等新工艺,保护导线不受磨损,4.1.4 选定线时,宜从无线电接收台(站)的非接收方向通过,利用相互接近段的地形 地物的屏蔽作用,4.1.5 改变线路路径,保持相互间的距离,4.2 在无线电台(站)方面,4.2.1 改善接收天线,采用方向性强,增益高的天线型式,4.2.2 天线可在局部范围内移动,4.2.3 可加大发射功率,提高接收信杂比,4.2.4 设计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信号波形和通信制式,4.2.5 搬迁无线电设施,5 防护间距计算,5.1 用信杂比计算保护间距,5.1.1 防护间距Dp,5.1.1.1 当E0-13.98K+ΔEw+ΔEf<Np时,(5.1.1-1),式中 E0--送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;,ΔEf--无线电干扰频率修正值;,ΔEw--雨天无线电干扰增量;,Np--最低保护场强;,K--衰减系数,5.1.1.2 当E0-13.98K+ΔEw+ΔEf>Np时,(5.1.1-2),5.1.2 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的计算,5.1.2.1 距边线20m处,频率为0.5MHz,晴天的50%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E0的计 算公式为,(5.1.2-1),式中 --导线最大表面电位梯度有效值,kV/cm;,r--导线或分裂子导线半径,cm,5.1.2.2 各相导线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计算公式为,(5.1.2-2),(5.1.2-3),(5.1.2-4),式中 Da、Db、Dc--A、B、C相导线分别距边线20m处的距离,m;,gmax(a)、gmax(b)、gmax(c)--A、B、C相最大表面电位梯度有效值,kV/cm,5.1.2.3 单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,当任何两相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之差大于3dB时,单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 干扰场强为各相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的最大值。否则取三相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较 大的两个的平均值加1.5dB作为单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,5.1.2.4 双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,首先按式(5.1.2-2)~式(5.1.2-4)计算出双回送电线路各相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 强、、 (一回路)和、、(另一回路),a.双回送电线路各相综合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,(5.1.2-5),(5.1.2-6),(5.1.2-7),b.双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:由a计算出双回送电线各相基准无线电 干扰场强以后,按第5.1.2.3条的原则计算双回送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,5.1.3 导线表面电位梯度计算,5.1.3.1 导线表面平均电位梯度gav的计算,(5.1.3-1),式中 q--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荷;,--自由空间介电系数,;,n--每相导线子导线数;,d--子导线直径,cm,5.1.3.2 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荷q的计算,(5.1.3-2),式中 q--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荷列矩阵,且,(5.1.3-3),(下标a,b,c表示相导线,w,v代表地线),p--电位系数矩阵,且,(5.1.3-4),U--导线电压列矩阵,且,(其中:) (5.1.3-5),5.1.3.3 电位系数,自电位系数pii,(5.1.3-6),互电位系数pij,(5.1.3-7),上二式中hi--第i相导线对地高度,m;,--第i相导线的等效半径,cm,当第i相导线为分裂导线时,,n--分裂导线的子导线数;,b--分裂导线间距,m;,Dij--第i相导线与第j相导线间的距离,……

……